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芦笙一响,脚板就痒。”跳芦笙舞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是苗族先民流传下来的历史文化。
日前,昌宁县以中国第16个非物质文化传承日为契机,开展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把文化融入商机,通过政府搭桥,打通时空隧道,利用网格直播、为企业推介地方传统非物质文化产...
现场展示的非遗项目有国家级非遗项目——昌宁苗族服饰
6月10日上午9点至12点,昌宁县融媒体中心将通过“茶香昌宁”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和“昌宁新闻网”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对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和非遗展演进行直播
现年57岁的陶美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她通过音乐、服饰展演、苗族服饰制作等途径,挖掘、保护、传承苗族传统文化,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云南省劳动模范”荣...
陶美元既是苗族服饰的传承者,也是民间文学艺术的创造者,她善于演唱苗族服饰习俗小调和山歌,许多服饰小调只有她一人能演唱
仙水洞是耈街彝族苗族乡打平村委会的一个村民小组,地处滇西南山区横断山脉的一个山坡上,因有一处良好的出水点而得名
积极向上级争取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专项资金10万元,购买芦笙22把、苗族鼓1个,为苗族群众提供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创造优良条件
由于户数少、人口少,居住分散,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熊家村民小组网络和手机信号较弱,通讯成为了制约苗族群众发展生产、创收增收、乡村振兴的瓶颈
陶美元是保山市昌宁县耈街乡打平村大龙滩村民小组一名普通苗族妇女,多年来,她通过音乐、服饰展演、苗族服饰制作等途径,挖掘、保护、传承苗族传统文化,被誉为“苗山百灵鸟”
并以“脱贫攻坚+民族团结”工作为载体,讲好民族故事、展示民族特色,搭建民族文化陈列室、建设陀螺坪运动场等,不断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激发民族发展内生动力,引导苗族群众成为种养...
每天傍晚,昌宁县勐统镇长山村陀螺坪文化活动广场就热闹了起来,苗族群众们穿着苗族盛装,吹起芦笙,唱起苗歌,跳起舞蹈,唱出苗家人的幸福生活,跳出苗家人的自信风采。
勐统镇长山村是昌宁县乃至保山市最大的苗族聚居村,有世居少数民族苗族328户1673人,苗族文化传承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歌曲打歌调
宣讲团成员李倩正在用汉苗“双语”,以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给苗族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在第八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昌宁县勐统镇长山村开展宪法“双语”宣讲活动,将宪法知识送进苗族村寨,不断提高苗族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促进宪法宣传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