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印记 | 我与挖沙的结缘录

挖沙,从小在同学口中就知道了有这么一个地方,我虽然是本土本乡人,却一直没有机会与它亲密接触,时至今年5月,我被选派为驻村工作队员,才与它结缘。

挖沙,位于昌宁县东北部,是隶属于耈街彝族苗族乡的一个行政村,村委会距乡政府9.8公里,东以耈街河为界,西与阿干村依山背靠背,南与团山村隔河相望,北与水炉村为邻,省道228线穿村北而过。公路沿线植满了三角梅和“格桑花”,村、舍周围植满一片片望不到边际的核桃林,农家小院常年盛开着一簇簇品种各异的鲜花,每一位来到挖沙的人,无不为沿途的风景所陶醉,难怪人们流传着“到了耈街去挖沙,挖沙归来想念它”的说法。

红色“先锋堂”

走进村委会,一栋紫红色的房子格外醒目,它就是挖沙实践基地——“先锋堂” 。为纪念挖沙村原党总支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刘国志同志于2019年底修建,并于2020年初建成。堂内陈列着印有红色字体的各种奖牌:云南省文明村,云南省卫生村,保山市规范化建设党支部,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耈街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不一而足;展堂内四周布满整齐划一、图文并茂的展板,讲述着刘国志同志的生平和事迹——他是“率先垂范的排头兵,心系群众的顶梁柱” ,他是“勤勉敬业的好公仆,舍己为人的好干部” ,他是“为民分忧的贴心人,熟悉村情的百事通” …… 

刘国志的精神和品质已经凝聚成挖沙经验,被人们称之为“挖沙实践”,这种实践影响着每一个挖沙人,并升华为务实、奋进的新挖沙精神,前来参观学习的各级党员干部络绎不绝,纷纷到这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让大家的心灵接受一次洗礼,让党性修养得到一次锻炼。

爱拼才会赢的团队

我的两个工作队友,是我到了挖沙才认识的:一个是工作队的“行家里手”——李伟同志,他来自审计局,已有2年多的驻村经历,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他不仅熟悉村情民意,开展群众工作得心应手,还时不时变身“大厨”,为大家做出色香味俱全的饭菜,真可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一个是“大彻大悟”的队友——德春同志,他来自人社局,“大彻大悟”正是对他进入不惑之年的诠释,他曾多次代表昌宁参加省、市组织的行业内部业务技能大赛,每次都能载誉而归,前几日,他又去参加了今年省人社厅组织的省级业务技能大比武,足可说明他是行业里的佼佼者。

有一句话说“爱拼才会赢”,不仅工作队员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驻村干部也同样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商智,人如其名,有智慧、有干劲,军人出身,做事雷厉风行,是“班长”,也是“家长”,用心、用情带领着挖沙党员、群众发展产业、建设家园。村业务管家——“刘熊”,其实这是两个人,由于两人在工作中的密切关系,所以有了“刘熊”的称呼,一个是党总支副书记刘法正、一个是村民委员会副主任熊国映,两人都通于世事,精于实干,齐心合力把村级各项业务打理得井井有条。综治维稳员小刘,是村里“三大员”之一,别看她长得肉墩墩的,干起工作也是一把“好手”,特别是村里的内务,诸如扫地、端茶倒水等做得细心周到;党建信息员小王,刚入行,看似涉世未深,工作起来却头头是道。

这就是挖沙村委会里的一帮人,共同组成了一支爱拼的团队,相信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也一定会是一支爱拼、会赢的战队。

通讯员:姬志昌(挖沙村驻村工作队员)

编辑:杨茜琨

责编:杞艳芹

审核:周应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