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达仁:茶山滴翠为“樱”美

谷雨前后,昌宁县田园镇达仁社区的万亩茶山被春尾茶染成一片碧绿,茶农们正十指飞舞,忙着将每一芽春茶采摘下树。与茶农的忙碌不同,许多来自县城和周边的人则忙着采摘成熟的樱桃,于一颗颗点缀于绿色之间的“红玛瑙”里品味春天。

长岭岗村民小组村民李晓芳正在樱桃与茶叶织出的“织锦”里忙碌着,一边采摘发得整整齐齐的茶叶,一边招呼着游客们采摘樱桃,一红一绿的“双丰收”变成了最美的笑脸。李晓芳介绍,前几年,在各级、各部门的扶持下,种上了樱桃,这几年樱桃逐渐开始挂果,成为了茶叶外的另一项收入,今年预计可实现收入8千多元。

看着来来往往的摘樱桃人,李晓芳开心说:“这几年,樱桃熟的时候都会有很多人来,我们可以一边采茶一边卖樱桃,一天可以有两种收入。我们家的樱桃收入不算太高,最多的人家今年可以卖到1万多元。我觉得我们这种套种非常好。”

“哪里有茶所,可以买得茶叶?”“你顺着水泥路往里面走,大路边就有一家,你们可以去看看,他们家的绿茶好卖呢!”称完樱桃,几个游客在向李晓芳打听了茶所的方向后,开车一路向着云泰古树茶专业合作社的方向而去。

达仁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李彩华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李彩华说:“现在,全社区共种植樱桃200多亩,其中集中连片种植100亩,今年预计可实现收入5万元左右。虽然看起来收入不多,但这种套种方式,给我们探出了一条新路子,以后我们将会逐步引导茶农,结合生态茶园建设,在茶园里套种樱桃、梅子等适宜的水果,以冬春观花,春夏采摘的方式,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新路子。”

云泰古树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左金发的茶叶初制所,车间里传出阵阵茶香,以红茶为主的茶叶加工正有序进行。左金发介绍,自己2008年开始从事茶叶加工,2014年12月牵头成立了昌宁县云泰古树茶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茶叶、泡核桃、药材等种植收购初加工,组织销售,开展技术培训、信息交流、信息咨询服务,提供茶苗、技术和农业生产资料等。目前共有成员69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成员出资10万元,年加工销售干茶40吨,销售收入120万元左右。今年,自己的初制厂已生产干茶15吨,同比增加5吨。预计春茶产量可达到30吨,比去年增加10吨;全年产量60吨,比去年增加20吨。

“今年主要面临两个困难,一个是疫情影响带来的销售难,另一个是气候影响带来的加工难。但是再难我们也要开足马力收购茶农的鲜叶,并采取热风萎凋的方式加速生产进度,与茶农一起尽量降低雨水多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也相信,等疫情形势好了以后,我们的茶叶一定不会愁销路。”左金发介绍,今后将走初加工和精加工“一条龙”的方式,不断提升加工质量,积极拓展市场,目前正与一家外地专门做茶叶营销的企业对接。

“到目前为止,整个社区的各个茶所已生产干茶150多吨,鲜叶均价每公斤9元,因为受疫情和气候的双重影响,比去年每公斤降低了3元左右。”李彩华说,达仁社区现有茶园面积12860亩,户均15亩,人均3.5亩,古茶树2900余株,茶叶是达仁社区“一村一品”的“品”,是全社区的支柱产业,也是村民生产经营性收入的主渠道。针对茶叶发展面临的问题,社区两委积极采取措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李彩华介绍,社区将采取长短结合的方式,巩固和提升茶叶产业。短期内,正积极与周边较大企业特别是有CTC红碎茶生产线的企业联系,后期将组织人工采摘与机采结合的方式,统一组织向企业提供CTC红碎茶原料,解决群众鲜叶下树难、销售难的问题。长期发展方面,正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借昌宁“一县一业”茶叶特色县建设和“昌宁红茶”品牌打造的东风,在充分尊重群众和企业意愿的基础上,以加工提档带动产业升级,以乡村旅游探索新的发展方向,稳定茶叶价格、提高农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记者:吴再忠 杨雪

编辑:杨丽

审核:刘子安